【媒体聚焦】学校“核”方神器助力防汛抗洪受中央媒体报道

发布者:张树明发布时间:2020-07-26浏览次数:2037

编者按:近日,受前期降雨和长江高水位影响,紧邻长江的江西九江彭泽县芙蓉河内堤险情不断,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接到彭泽县紧急求助信息,刚从永修回到南昌的学校科技防汛专家团再次集结出发,奔赴一线,采用探地雷达和自主研发的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等设备,对芙蓉河内堤进行地球物理“CT”,排查隐患点,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中国核工业报、中国矿业报等国家级行业报刊对此进行报道。现将相关内容摘引如下:

 

光明日报:


科技日报:

     新华社:



中国核工业报:

中国矿业报:


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编者按

越是险情当前,越能考验广大党员的责任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中组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面对总书记的嘱托、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从“时刻准备、全力以赴”的承诺,到“洪水不退、我们不撤”的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到实处,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光明智库特邀请深入防汛一线的党员干部代表,讲述他们迎战洪魔的亲历与担当。

 

用黑科技护卫堤坝安全

讲述人: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 邓居智

 

近期以来,江西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711日起,东华理工大学成立了以青年党员教师为主的防汛先锋队,200多名志愿者冲上防汛抗洪一线。我所在的科技防汛博士团,全团16人中,13名是共产党员。

716日,江西永修县委、县政府发来求助。当日中午,我们迅速集结,成立博士团,下午两点便带上仪器设备出发,直奔永修县九合乡。到达现场后,我们立即开始工作,当晚在圩堤上工作至凌晨1点多。回到住地后,4名青年博士继续处理数据至凌晨5点。第二天7点多,我们又赶往九合圩堤,继续开展隐患探测。这24小时里,我们用无人机巡堤、给堤坝作“CT检查”,还监测土体性能,进行实时预警。

在确定堤坝安全监测工作方案后,测绘工程学院陈竹安副教授把无人机升上百米高空,对堤坝开展持续航拍,不断采集地面影像数据、洪水水位及水情信息,生成堤坝高精度三维模型。我们还沿堤布设堤坝变形监测点,对堤坝变形超出阈值进行预警。后期团队还根据汛情发展情况,利用堤坝前期变形监测数据,对堤坝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预测,为堤坝维修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给堤坝做“CT检查”,可以有效杜绝堤坝“带病抗洪”。我们使用学校自主研发的系统,对地面以下15米深度范围内的圩堤结构进行电阻率成像——把上百根钢钎似的金属电极按网络打入堤坝土体内,再将电缆接头连接到主机,就可以自动采集堤坝内部电阻率分布数据,相当于“透视”堤体结构。根据测量结果,能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松散、管涌、渗流等隐患甚至险情,为圩堤隐患现场紧急处置提供参考。

监测土体性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进行实时预警。我们到达现场后,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薛凯喜副教授等马上开展了土性监测和取样。紧接着,大家通宵计算了堤防在洪水上升、最高水位和下降期的稳定性演变规律。我们还利用联合研发的自动化深层测斜装置,对最危险堤段的深层变形进行动态监测,对堤坝可能发生的边坡滑塌和整体滑移等灾变进行实时预警。

目前,我们已经对永修县九合圩堤木头塘、犀牛角两个圩段开展了隐患探测,探明圩堤背水坡潜在隐患6处,县里及时组织力量进行了应急处理,加强了巡查监测。

作为党培养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时刻谨记肩上的责任。720日,刚从永修回到南昌的我们又接到了来自彭泽县的求助信息。于是,团队再次集结出发,一路向北。

 

中国核工业报:

上天 入地 测土

东华理工大学科技“神器”助力一线防汛


作者 朱天星

 

鉴于我县防汛形势异常严峻,现商请贵校派驻专家团队为我县提供抗洪救灾科技支撑……”716日,江西永修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商请东华理工大学提供抗洪救灾科技支撑的函》。对此,东华理工大学紧急挑选20余名骨干力量组成科技防汛专家队,迅速驱车赶往永修县九合乡。刚一到达可能有险情的堤段,东华理工的各式神器便开始上天”“入地,在防汛战场上再显神通。

上天•无人机巡堤 精准高效

确定堤坝安全监测工作方案后,东华理工测绘工程学院陈竹安副教授就让无人机升上百米高空,开始对堤坝进行持续航拍。天眼外业不断采集地面影像数据、洪水水位及水情信息,内业生成堤坝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地面科技防汛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堤坝安全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我们还沿堤布设堤坝变形监测点,并利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实时接收堤坝变形监测点的三维精密坐标,监控其三维动态变化特征,对堤坝变形超出阈值进行预警。陈竹安介绍:后期团队还将根据汛情发展情况,利用堤坝前期变形监测数据,对堤坝汛期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同时为后期堤坝维修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入地•堤坝“CT” 杜绝带病抗洪

堤坝安全是抗洪抢险中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我们如果能及时探测到险情,就能防患于未然。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院长邓居智说。只见队员们从一个箱子中拿出一卷卷黄色电缆,上面串着上百根钢钎似的金属电极,他和同事们将电极按网络打入堤坝土体内,最后再将电缆接头连接三台神秘的小箱子。

这套设备是我们学校自主研发的DSDT-1型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在防汛工作中大有用处。团队成员陈辉副教授介绍说:电流在堤坝体内碰到不同地质体,将导致测量电场发生改变。当我们启动与电缆连接的主机,就可以自动采集堤坝内部电阻率的分布数据。根据测量结果,探测器便能透视堤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松散、管涌、渗流等隐患甚至险情。

整个过程,如同为堤坝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检查,能有效做到提前防范、提前预警,避免带病抗洪邓居智表示。据悉,该团队研究工程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技术已有20余年,目前,这项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煤矿安全隐患检测、地下空洞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垃圾填埋场渗漏探测及考古等领域。

测土•检测土体性能 实时预警

这里已经发现了3小处泡泉。现场同样忙碌的还有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派出的专家成员们,他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现场土性监测和取样。

昨天我们已经观测了堤坝的形态和尺寸,以及背水侧出水量和含沙量,测定堤防土体性能,紧接着大家通宵计算了堤防在洪水上升、最高水位和下降期的稳定性演变规律。薛凯喜副教授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利用联合研发的自动化深层测斜装置,对最危险堤段的深层变形进行动态监测,对堤坝可能发生的边坡滑塌和整体滑移等灾变进行实时预警。针对当前的情况,我们建议对泡泉实施围堤反压反滤、对堤防两侧增加填土等措施,汛情后建议在迎水面下设止水帷幕,可保堤坝百年平安。

抗洪抢险,时间就是生命,比起人力排查,东华理工出动的高科技装备让巡堤查险更加安全高效。永修县副县长柯园龙对科技防汛专家队的到来连声感谢。

为江西服务,为防汛助力,是红土地高校应尽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继续组织专家组服务抗洪一线,为灾害点处置提供更科学的方案,为抗险救灾提供具有东华理工特色的科技支撑。校长孙占学说。

   

附相关新闻链接:

1.光明日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7/23/nw.D110000gmrb_20200723_1-07.htm

2.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07/24/content_449239.htm?div=-1

3.新华社: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266907?channel=weixin

4.中国矿业报:http://szb.zgkyb.com/content/2020-07/21/051391.html

 

编辑:陶小娜  审核:朱天星


转引自:https://news.ecut.edu.cn/35/f1/c121a7934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