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发布者:张树明发布时间:2019-02-02浏览次数:861

一、基本情况

基础地质学课程群包括《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综合地质学》和《地球科学概论》等四门课程,均属于地质学基础性课程。其中《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综合地质学》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采矿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等地学类本科专业及相关高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地质思维能力。《地球科学概论》是为我校非地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介绍地学基础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传播地学知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1.团队历史传承

“基础地质学课程群”团队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教学团队之一,一直承担着我校地学类专业基础地质学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非地学类专业素质教育(普及地学知识)教学任务。王承琪、张利民、张敬礼、梁鼎新、江庆通、苗靖贤、余兴义等众多前辈老师都先后从事过“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为团队的形成打下了极为坚实基础。尤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以郭福生教授为核心的课程群老师共同努力下,基础地质学课程群的建设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普通地质学》课程先后被评为华东地质学院一类课程(1999年)、华东地质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首批,2001年)、江西省优质课程(2003年),《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更是被列为全校性地学素质教育课程,组织编写、出版了《地球科学概论》教材。

 

正是通过前辈们一代一代的传承,才形成了目前这支专业背景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教学团队。

 

2.成员结构

“基础地质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由8名成员组成,既有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也有新引进博士等后起之秀。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人,>452人,45-352人,35岁以下4人。团队中有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专业技术职务和知识结构配置合理。

 

教学团队带头人张树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教研工作。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地质论评》《地球科学进展》、《地质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等期刊审稿人,《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专家组成员;东华理工大学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兴趣侧重于铀矿地质、岩浆岩石学等。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教研项目数十项,发表科研、教研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教材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讲的《普通地质学》、《铀资源地质学》等课程被评为江西省精品课程。

 

项目组人员构成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学位

学科专业

张树明

1965.01

教授/博士

地质学

吴仁贵

1963.04

教授/硕士

资源勘查工程

朱志军

1976.02

副教授/博士

沉积学

张群喜

1974.08

副教授/硕士

矿床学

黎广荣

1979.11

讲师/博士

地球科学学

韩善楚

1982.06

讲师/博士

地球化学

曹秋香

1982.09

讲师/博士

地质学

吴志春

1986.03

助教/硕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

 

3.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基础地质学课程群是地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入门性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理解地质研究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常见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与分析,培养学生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启发学生钻研地质科学的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多年来,本教学团队紧密结合专业教学要求,追踪地质学科前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致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主持完成了教育部教改规划项目“一般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研究”之子课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规范研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学校等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4部。其中《区域地质调查学》(地质出版社,2013)是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为我国第一部面向教学一线、较为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理论与方法的教材;《铀资源地质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是一部特色鲜明的核地学类教材,获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矿床学实习教程》(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1-2012)等是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系列教材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本团队成员先后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3)、二等奖1项(2011),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12013)、二等奖1项(2011),主讲的三门课程(普通地质学-2003、铀资源地质学-2009、结晶性矿物学-2011)先后获批江西省优质(精品)课程。

 

本团队成员长期参与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2008年该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评估验收并正式挂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团队成员所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国防重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立项重点建设。

 

4.科研水平

本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用科研成果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如《铀资源地质学》中的“砂岩型铀矿”实验课题材就是直接来自团队吴仁贵教授在鄂尔多斯砂岩型铀矿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山铀矿地质实习教学内容中的如意亭剖面的流纹英安岩、邹家山和山南矿床铀矿化特征、高庄-沙洲剖面变质岩变形构造等教学素材部分来自团队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相山地区多个科研项目,教学效果良好。近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国防科研项目和地方技术服务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完成的科研项目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通过科研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

 

二、团队特色

1.团队设置特色

本团队是依托我校基础地质学课程群(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综合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而组建,是长期教学实践和改革过程形成的教学团队,具有以下特色:


①团队历史悠久。本团队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教学团队之一,一直承担着我校地学类专业基础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非地学类专业素质教育教学任务。所依托的课程群与我校地学专业创设、发展同步,历经多代人员更替。在继承和发扬前辈团结合作、开拓创新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现今这支专业背景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教学团队。

 

②成员结构合理。8名成员既有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也有新近引进博士后起之秀,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深厚的学术造诣,同时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团队中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

 

③既是教学团队,又是科研团队、教研团队。本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主持完成了教育部教改规划项目“一般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研究”之子课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规范研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等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多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10篇,出版教材4部。团队成员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优质)课程奖5门。长期进行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该中心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

①以科研和教研为先导,以研究促教学。本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科研和教研先行,通过教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内容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②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地学类学生总体培养目标,课程群成员参与的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依托、三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为依托,以“基础性实验实习、综合训练、拓展创新性实践”三个不同层次教学模块为基础。

 

③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比如团队成员吴仁贵、张群喜、朱志军等老师,在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习过程中,对学有余力者在完成填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小专题研究,并在实习队大会交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与时俱进的实践性教学

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参与的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方面。传统区域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收集资料、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图件编制、野外验收、报告编写、成果验收、资料归档等程序。目前许多国家在开展新的国家地质填图计划时,已明确了应用高新技术的基本要求,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实施新一代填图计划中,明确要在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储存、成果输出等填图的各个阶段及信息服务等要全面采用数字技术。我国已启动“数字国土”工程,正在把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引入资源评价和生态环境调查工作中,不久将会覆盖地质调查主流程的各个领域。为培养适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和“数字国土”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我校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在传统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基础上引入了数字地质填图技术。

 

数字化地质填图野外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上包含着传统地质填图理论方法与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是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基础,也是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野外岩石、矿物的识别,各种构造等地质现象的分析,罗盘及地形图的使用等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是从事地质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如果不重视这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野外数字化填图也就无法开展,不能因为数字化填图就放弃了传统工具的使用。因此,我们在教学安排上保证了足够的时间进行传统的地质填图理论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在教学内容上传统填图理论和现代数字化技术二者兼顾、不能偏废,方法上要推陈出新、不能因循守旧,保证了教学的质量,达到了野外实践教学目的。

 

4.内涵丰富的资源建设

本团队长期负责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该中心2008年通过教育部评审,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重点建设,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评估验收并正式挂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包括团队成员在内的长期努力,先后建成了江西相山铀矿地质实习基地、南昌梅岭基础地质学实习基地、江西信江陆相盆地相模式“产、学、研”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砂岩型铀矿“产、学、研”基地、江西龙虎山旅游地学实习基地等多个教学基地。本团队十分重视课程建设,《普通地质学》、《铀资源地质学》、《结晶性与矿物学》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精品(优质)课程。

 

5.不断更新的网络教学

本教学团队特别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目前以本团队成员为主体建成的网上教学资源有5门课程网站、4个其他网站,网址如下:

a.普通地质学(主持人:郭福生,团队成员参与):http://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00770344

 

b.非地质专业地质学系列课程组(主持人:张树明,团队成员参与):

http://jwc.ecit.edu.cn/ec2006/C42/zcr-1.htm

 

c.铀资源地质学(主持人:吴仁贵,团队成员参与):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6498239.html

 

d.结晶性与矿物学(主持人:夏菲,团队成员参与)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98522096.html

 

e.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践教学(主持人:郭福生,团队成员参与):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54154#assessment

 

f.创新体系,夯实平台,优化内容,突出实效——核地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负责人:张树明):http://hdxrcpy.ecit.cn/

 

g.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张树明):https://fsxdz.ecut.edu.cn/

 

h.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负责人:潘家永,团队成员参与):

http://zykcgc.ecit.cn/

 

i.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郭福生,团队成员参与):http://jxtd.ecit.cn/

 

三、建设计划

本团队今后四年的建设计划,主要包括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措施等。

 

1.建设目标

参照《东华理工大学教学团队遴选与管理办法(试行)》,团队四年建设目标如下:

1)争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或二等奖1~2项,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1项、校级及以上课堂讲课竞赛奖1项。

 

2)团队内培育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团队外培养青年教师2名并取得优异成绩。

 

3)团队成员每年为本科生授课程群中其中一门一轮完整课程。

 

4)团队成员教学工作量(理论课和实验课授课计划学时数)超过学院专职教师平均数,各个教学环节齐全。4年内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

 

5)争取获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2项或国家级项目1项。

 

6)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完成课程标准化建设,成功申报1门省级精品视频课程,主编并正式出版特色教材1部以上(应为国家或学科专业规划类教材、或学校通过评审的重点资助教材)。

 

7)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省级教改课题立项数量不低于校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正式发表相关教研论文人均2篇(其中不少于1篇核心期刊)。

 

8)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科技创新创业等项目获省级奖3项以上。

 

9)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情况12项,团队在全国本学科内或者在省里各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排名靠前。

 

10)在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有12项明显特色。

 

2.建设内容

1)队伍建设。以现有团队成员为基础,通过引培并举等措施,争取使团队成员更加优化。鼓励并资助两位年青团队成员(张群喜、吴志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再引进1~2位年青博士充实团队,争取出1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张树明或吴仁贵)或1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朱志军或张群喜)。

 

2)课程建设。争取将“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视频课程(具体由吴志春、韩善楚负责)。团队成员任教的所有课程都必须达到校级或校级以上优秀课程标准,获校级及以上课堂讲课竞赛奖1项以上(黎广荣、韩善楚、吴志春)。

 

3)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周期内,团队成员人均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教研课题数量不低于校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正式发表相关教研论文人均2(其中不少于1篇核心期刊),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情况12项,使团队在全国本学科内各高校同类学科中的影响力排名靠前。

 

4)教学成果。建设周期内,争取正式出版《南昌梅岭地区地质实习教程》(朱志军)、《相山铀矿地质实习教程》(吴仁贵),修订出版《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教程》(张群喜),《区域地质调查学》(张树明等)、“放射性地质实践教学系列教程”(张树明等)争取获得省级优秀教材奖。“核地学人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张树明等)争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奖,“放射性地质实践教学系列教程”(张树明等)争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5)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争取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它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每人每年平均1篇以上,出版高质量专著1-2部。

 

6)指导学生。积极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和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验竞赛等,争取获省级及以上奖项不少于3项。

 

7)教学特色。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野外实习与室内教学有机衔接为统一整体,进一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地学实践教学资源,将相山铀矿地质实习基地(吴仁贵负责)、南昌梅岭课间地质实习基地(朱志军负责)、江山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基地(张群喜负责)、杭州基础地质学实习基地(黎广荣负责)建设成为新型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升其辐射功能,同时使我校“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出更好的示范作用(张树明负责)。

 

3.实施措施

1)通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团队的梯队结构,开展团队成员的进修培训工作。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年轻的优秀博士。制定教师进修培训计划,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2)强化课程建设的目标管理。团队成员必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熟悉课程群教学内容,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加强地球科学概论等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担任的其它课程,也要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建设。

 

3)建立教学激励与奖励机制,团队津贴实行二次分配,全面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支持教师将优质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内容,奖励教学质量高的教师。

 

4)重视教学环节管理,规范教学考核方式。由团队统一组织和规划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5)通过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经费及其他建设经费,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和教研工作,资助出版高质量教材和专著,对高水平成果进行物质奖励。


点击查看团队成果